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育兒診斷室

育兒診斷室
育兒診斷室

1.如何與先生溝通帶孩子的方式?

心理師,您好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小孩2歲了,每到假日我先生也會一起照顧小孩,或是主動提出讓我出去透透氣,由他照顧小孩,可是,大約有半年的時間,我發現他都是玩自己的手機,把小孩放在旁邊,要不然就是看自己的球賽或電動,孩子也不會因此而不開心,彷彿也就適應著這樣與爸爸的互動方式,可是我真的火冒三丈,不知道如何溝通與自我調適?

火冒三丈的媽咪  敬上

 

火冒三丈的媽咪,您好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母親與孩子的相處時光都是重要的,看起來先生有意識到要一同參與照顧之責,建議媽媽可於自己照顧孩子的時候邀請先生一同加入參與,不時分享孩子對於大人每個舉動的回應,例如:餵寶寶時「再吃一口」的鼓勵,會讓寶寶露出欣喜的笑容等等,讓爸爸了解到「原來要這樣做呀」,而不是把孩子放在吃飯椅上,就以為沒事了而跑去打電動。當爸爸跟著媽媽感興趣的投入參與親子互動,漸漸的也會較能進入狀況並駕輕就熟。媽媽千萬不要因為看不過去,就乾脆搶著做爸爸要做的事情,或是示範的時候對著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的爸爸生氣,不然爸爸會失去了興致,也會打擊爸爸的信心。

在媽媽情緒調適的部分,建議可從整理自己開始,當對爸爸火冒三丈時,是不是因為他踩到了某顆地雷?好比說看到爸爸打電動、玩手機,就跟當初戀愛時把自己晾在一邊的情形一樣叫人失望?在溝通時,可讓對方了解這顆「地雷」的重要性,搞清楚問題所在並避免就好了,明確、有原委的說明與溝通,爸爸也不會一頭霧水而感到挫折,相信對於促進親子互動也能有所助益。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 陳彥琪

延伸閱讀:從豬隊友變超級奶爸,這些事準爸爸一定要知道!

 

孩子玩在一起

2.不想讓自己孩子跟親戚孩子玩在一起

心理師,您好

我大嫂(老公哥哥的老婆)跟我們一樣有一個近2歲的小孩,幾乎每週六日都會見面吃飯,順便看公婆,也讓孩子一起玩,但我發現她的口頭禪是:「你想死嗎?」例如,上週家族出外用餐,他們的女兒已經乖乖坐在推車裡面將近1個小時,或多或少想要爬出來玩,大嫂會用低氣壓的口氣對孩子說:「妳想死嗎?」有時候,甚至還會出手打人,後來我發現她女兒跟我兒子玩的時候也會動手,我實在越來越害怕自己的孩子跟她小孩玩在一起。

                                   覺得擔心害怕的媽媽 敬上

 

覺得擔心害怕的媽媽,您好

我們往往無法改變別人,對於關係不夠穩固的對象,若是提供建議或是出手干涉,更有可能造成挑釁對方、惹惱對方的反效果,而面對得固定出席的家庭聚會,媽媽可做的便是堅定並溫和執行自己的教養方式,對於其他家長亦有示範的作用,也許在大哥大嫂在潛移默化中,也是有能力思索並反省自己的教養方式的。其實孩子的區辨能力是很強的,就像上了學的孩子在老師面前會乖巧聽話,回到家就像脫韁野馬一樣淘氣,因此當家長能夠堅定一致的遵守自己的教養態度與規則,孩子會更清楚什麼樣的表現才適宜。若是自己的兒子在與姪女的互動中受傷或驚嚇,媽媽不如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向兩個孩子解釋與說明,藉由「沒關係,我們可以這樣做」的話語,來引導他們學習良性的互動與相處,須留意的是要避免直接指責孩子,或在孩子面前批評大人,孩子在受到委屈,或是為了捍衛自己父母的情形下,都是很難理解道理的;相反的,若姪女能在嬸嬸這裡獲得安心的感覺,她會學習到「原來要跟朋友這樣相處才對」,也許下回家庭聚會時,姪女亦能展現友好的樣貌,快樂玩耍。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 陳彥琪敬上

3.隱性的職場壓力

心理師,您好

我的育嬰假期即將結束,但近日看到保母虐嬰事件頻傳,真的覺得很難將孩子交給保母照顧,回公司辦理相關手續時又一再接收到主管的暗示,例如,回去2個月後我必須出國出差,可是我心裡面在想,這樣我不就無法將母奶擠出了嗎?像這種狀似工作安排的要求,又不構成所謂的法律證據,我覺得我很掙扎矛盾,都快得產後憂鬱了!

感覺快要有產後憂鬱的媽媽 敬上

 

感覺快要有產後憂鬱的媽媽,您好

全職媽媽在回到職場的過程中,將會有許多的課題考驗著自己,像是孩子托育的照顧選擇,或是工作家務的時間分配等等,因此想給媽媽一個小提醒,這都不是媽媽得獨自一肩扛下得了的處境與困難,先生可在情緒上提供支持與分憂解勞,並能共同思索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

面對回到職場可能會有的困境,在不構成法律問題的前提下,媽媽也可試著多諮詢辦公室前輩們的經驗,看看是否能與主管協調工作方式與內容?怎麼樣的說法是主管較能接受的?是否可以自己擬好工作計畫之後,與主管討論如何配合自己的育兒生活做調整?在公司的規定下,是否有些福利或是工作上的出差安排可以申請轉調?每間公司的文化以及主管的性格不同,建議媽媽在回到職場之前,可多與同為職業婦女的同事們聊聊,聽聽她們的應對上司與自我調適之道,不要讓自己默默的一人承擔這些壓力,適時的尋求協助也是一種好好照顧自己的方法。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 陳彥琪敬上

延伸閱讀:全職媽媽重返職場真的好無力!減薪調職,大嘆二度就業好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