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千古難題之婆媳大作戰

家有惡婆婆or妳是惡媳婦?當婆媳問題發生,總是很難找出正確答案。

千古難題之婆媳大作戰

 

婆媳相處“溝通”往往是最大的問題所在!子女應該要孝順,所以媳婦就註定是犧牲的一方?一起來跟著黃越綏老師的導引,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婆媳間多年的心結也許就這樣打開了…。

PART 1、當婆媳住在一起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妳自願且做選擇,走進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細心觀察、虛心學習及做好人際關係,是讓自己融入、成長並被接納的不二法門,婆媳一見鍾情的機會或許不大,但細水長流且漸入佳境是事在人為的。

Q1:夫妻吵架,婆婆介入!

每天每日親密相處的夫妻,即使再瞭解彼此,還是免不了吵架的發生,若與公婆同住,媳婦通常會比較忍氣吞聲,但也有難以忍耐的時刻,這種情況下,婆婆通常會出現什麼樣的舉動?身為媳婦的妳又會如何回應?

黃越綏老師指出,對婆婆來說,雖然是你們夫妻在吵架,但這件事關係到我的兒子,對婆婆來說,我的兒子、甚至是孫子,都是姓我家的姓氏,而媳婦是外來的家人,所以他們的事都是我的事!媳婦若強勢地叫婆婆不要管,只會讓婆婆充滿反感,妳不妨試試看這麼做,當婆婆介入你們的爭吵時,媳婦可以藉力使力「媽,你看他就是這樣!」,躲到婆婆後面,讓婆婆跟妳站在同一邊,有技巧地將妳和丈夫之間的問題交給婆婆來處理,一方面不為平息婆婆怒氣的好方法,另一方面讓婆婆來指責她的兒子(比讓婆婆聽到你罵她的兒子會好的多!),這才是高竿的做法。婆婆介入的動機若是不好的,黃越綏老師提醒,媳婦更要冷靜,更不應該生氣,以免正中婆婆下懷!

黃越綏老師最新著作《婆婆,是家人不是外人》書中即闡述,有人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來形容母子、夫妻與婆婆的三角關係。夫妻起爭執時,最好養成不在公共場所或外人面前(包括長輩及子女)發作的習慣,因為吵架雙方都處於情緒化的狀態,很容易無所不用其極地挑剔對方的缺點並加以渲染,這聽在婆婆耳中,有如指桑罵槐或影射她教子無方。因此,吵架當中的口不擇言不僅對長輩既不尊重且無理,相對地在子女面前也會成為最差勁的家教。

當爭執無可避免時

當夫妻間的爭執已無可避免時,不妨先知會婆婆,讓他知道溝通不良或爭吵是你們夫妻間的事,請他不要介意也不要介入,更不要將不小心聽到的情緒性言語對號入座。碰到這種情形,一般明理的婆婆會出面中肯地好言相勸,或是知難而退;當然白目或心機重的婆婆,等著看笑話或見縫插針再踹一腳的也不是沒有,但至少你不必給自己增添愧疚與不安。

Q2:婆婆愛看連續劇,小孩也跟著看!

只要電視一打開,不論是什麼節目,孩子就會盯著電視看。當婆婆愛看連續劇,劇情中的不當言語或暴力行為可能引起孩子的模仿甚至養成不良習慣,這是父母最擔心的事。教養不同調是很多三代家庭中常出現的問題,雖然我們常說,教養兒女「以身做則」最重要,然而當這樣的問題碰到公婆,身為媳婦的似乎很難要公婆也跟著我們的原則走。

現代的父母太過緊張了,黃越綏老師舉自己的例子來說明,小時候因為看過林投姐的連續劇,從此非常害怕林投樹,每每看到樹影搖曳就害怕鬼怪可能出現,然而這對黃老師長大後的生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不要因堅持己見而破壞了隔代親情,黃越綏老師認為,若身為父母的家長不懂得尊敬公婆,將來你的孩子也不會尊敬阿公阿嬤,或者轉而變成同情阿公阿嬤(孩子容易同情弱者),無形中離間了親子間的關係,相信這絕非妳所樂見。

若婆婆能溝通就盡量用最善意的方式來達成協調,若婆婆不好或不願溝通,在不過度影響孩子的前提下,就把原則放寬一點吧。《婆婆,是家人不是外人》書中提到,當與婆婆教養觀念不同時,要先學會「靜觀其變」,再「對症下藥」。如果觀念上差不多,只是方法不同,則不妨由她去。

雖然婆婆的動機不用懷疑,但若觀念或行事風格已離譜,則建議先跟丈夫私下商量如何處理,再決定由誰來向婆婆提出建議。如果決定由丈夫出面,媳婦最好就不要介入;如果婆媳之間沒有嫌隙,夫妻一同和婆婆溝通的效果又會比丈夫單獨跟婆婆溝通效果更好。

婆婆的教養動機是善意的

身為父母教育子女是天職,當婆婆的教養觀念與自己不同時,不需要立即以「時代不同了」、「這個妳不懂啦」或「妳管妳兒子就好,我的孩子我自己管」等這類話語來完全否定他人。

請記住,含飴弄孫是阿公、阿嬤的專利。妳只要想到婆婆對孫子教養的動機都是接近真愛的善意,就不會太激動或矯枉過正,別忘了「奶媽帶小孩,終究是別人的」,對妳自己及與孩子之間的親情要有信心。 

延伸閱讀: 與婆婆一起照顧寶寶怎麼做?

 

Q3:夫妻或親子出遊,婆婆也想跟!

幾乎365天都和婆婆住在一起了,週休或節日想要擁有夫妻自己+孩子的小家庭假期,婆婆知道後卻也想跟,如果不讓她去就會擺好幾天的臭臉給家人看!身為媳婦的妳是不是很想對婆婆大喊「請留給我一些小家庭的空間吧!」

「若婆婆會想要跟你們出去,這表示你們是不錯的兒子跟媳婦!」黃越綏老師說,這其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隨著公婆的年齡漸長,全家人一起出遊的機會相對越來越少,有機會一起出遊是你們的福氣,等孩子長大了,將來有照片做回憶,讓孩子知道你們是孝敬父母的,孩子也會懂得孝順你們。

話說回來,小家庭的渡假是可以安排的,只要平常不定時帶婆婆外出走走、逛街或參加婚喪喜慶等,有平時的陪伴,偶而幾次小家庭要自己出去玩,婆婆應該能夠諒解。若婆婆還是堅持要跟,擅用白色的謊言也是一種方式。讓婆婆知道是老闆派你們去出差,或是跟朋友約好,大家都只帶小孩沒有帶家眷,或是特殊的場合不適合婆婆出席等。說了一個謊,就要適時的圓謊,黃越綏老師提醒,度假回來後,孩子很有可能會講(尤其在婆婆刻意的問話下),若不小心東窗事發,夫妻倆要先做好解釋的準備,例如朋友臨時說不能來等等,以避免婆婆大怒。

Q4:婆婆口味重,料理不合味口。

婆婆煮飯給妳吃,妳不僅不知感恩,還敢東嫌西嫌!反過來說也一樣,若今天是媳婦下廚,婆婆也應懂得珍惜,而非一昧地批評。不論家中是婆婆或媳婦負責煮飯,黃越綏老師提出,「尊重他存在的意義,讚美他付出的美德,附帶提出個人的看法」是技巧,妳應該學會這樣說:「謝謝媽每天辛苦地煮飯給我們吃,讓我們每一餐都吃的營養均衡,可惜今天的○○○(菜名)口味好像重了一點點~」,相信聽到的人多能開心接受這樣的讚美,下次會想煮更美味的菜肴給妳吃。

黃越綏老師更鼓吹,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應該一起來信“感恩”教,吃飯前閉上雙眼、雙手合十,誠心地說:「謝謝○○今天幫我們做飯,讓我們擁有豐盛的一餐!」丟掉敷衍、應付的心態,請真心把婆婆(媳婦)當家人。

 

PART 2、當婆媳分隔兩地

婆媳間的相處和睦與否,很多時候就取決於“眉眉角角”溝通上的週全,現在很多的年輕父母本身說話就不夠圓融,甚至是把粗話當坦白,把白目當誠懇,自己都不懂得溝通的技巧了,又要怎麼去教孩子做人處事的道理與方法?

Q1:婆婆抱怨老公給的錢太少。

當婆婆向兒子抱怨給她的錢太少時,做媳婦的聽在耳裡想必非常不是滋味!當一對平凡的夫妻有了小孩,即使有雙份收入,多半也只剛好能過不餘匱乏的生活。如果要再撥出多一些錢給婆婆,也就等於其他部分的經費必須減少。黃越綏老師將此情況分成以下2種來說明。

1.當收入真的不夠支出:夫妻兩人不妨坦承家裡每月的開銷費用讓婆婆瞭解,丈夫其實很孝順,只是收入跟開支就真的剛剛好卡緊緊,請婆婆能多 解,千萬不要在尚未溝通前就責備婆婆貪婪。

2.當金額必須重新分配:可以瞭解婆婆希望的金額是多少,不要馬上回絕,夫妻溝通後,若婆婆的要求不合理,可藉理由跟婆婆說明,例如必須從孩的教育經費裡挪出多少來才夠婆婆的需求…等,這樣可以嗎?把問題丟給婆婆決定。黃越綏老師認為,不食嗟來食,婆婆通常願意會妥協的。

《婆婆,是家人不是外人》書中也分享了以下的觀點,養兒防老也許不合時宜,但對多數婆婆而言,表面上不說,其內心深處,還是對兒子能否關懷及照顧她到入棺的最後一刻,其實是有相當程度的期待。尤其,對於寡母又無經濟能力與生活保障者。如果身為媳婦的妳能夠瞭解這一點,便可本著同理心,更加體貼婆婆,讓她心安,並不忘提醒身為兒子的丈夫,多為婆婆著想。

延伸閱讀:婆婆與我處處摩擦,婆媳相處該怎麼辦才好?

 

Q2:逢年過節就要求一定要回婆家。

每逢農曆年、中秋節、母親節或父親節等節日的到來,身為媳婦的妳就開始煩惱應該要回婆家還是娘家過節嗎?再這樣下去,媳婦們可能會患上除夕憂鬱症!

黃越綏老師說明,在歐美,聖誕節、感恩節是他們的重大節日,現在他們已經很流行一年在夫家,一年在娘家輪流過節的方式。黃越綏老師非常贊同這樣的做法,也希望這樣的過節方式能推廣到台灣的每一個家庭。「有心每天都是團圓日」黃越綏老師提醒,不一定非得到過節大家才能團聚在一起,只要願意挪出時間來,任何時候都適合全家人團圓。

 

Q3:把老公當小孩,要媳婦像她一樣照顧“兒子”!

老公都已經幾歲了,婆婆卻總是呵護他像照顧小孩一樣!早上要打電話來確認他起床沒,每次出差要親自來幫他收拾行李,平常更三不五時地打電話來叮嚀生活細節,媳婦就已經快看不下去,沒想到婆婆更進一步地要求妳也要像他一樣照顧她的“兒子”!

黃越綏老師提出,這種狀況下,夫妻兩人應該要事先溝通並培養默契,做兒子的要有承擔的勇氣,請老公讓婆婆知道他已經是成人,不需要婆婆百般的照顧;媳婦也可以順理成章的跟婆婆說,「我要學妳一樣照顧妳兒子,但他說他已經是大人,不需要我這麼做。」

在父母親心中,對子女的牽掛是無止盡的,恐怕要到闔上眼永眠才算告一段落。黃越綏老師在《婆婆,是家人不是外人》書中提到,縱然子女已成年並為人父母,但在自己的父母眼中,永遠是小時候那個需要關懷和照顧的孩子,這種人輪的天性是無法抹煞的。即使兒子已經結了婚,婆婆仍會不由自己地繼續關照著兒子,關於這點,身為媳婦的妳要能客觀的接受,因為,妳對待兒女的愛和婆婆是不相上下的,只是時間未到,尚且感受不到罷了。

婆婆年紀大了,社會活動範圍縮小,人際關係的互動率也跟著降低,因此更容易把生活重心及關注焦點集中在她最親近、最瞭解、也最想付出的兒子媳婦等家人身上。如果孫子、孫女出生了的話,她更會情不自禁地將感情和精力加碼投入對孫兒女百般呵護。所以不管她的舉動是否已經干預到你們的隱私權,或介入你們小家庭的生活空間,這時妳也不必覺得她莫名其妙或欺人太甚,妳只要理解她即可,並在不傷害她的尊嚴下,適當的表達妳的看法,不必與她爭執不休。

消弭婆婆對妳搶奪她兒子的介心

1.保持與原生家庭良好的互動關係

不要因結婚後,讓你的另一半完全與其原生家庭的互動關係有了太明顯的差異,或是全然地切割,尤其是對婆婆。如果丈夫做不到,或忘了多關懷其家人,妳最好能提醒他、鼓勵他,並陪他一起去完成,讓家族因妳的加入,全家人的關係更親密,共處的時光更愉悅,要讓婆婆或夫家的成員感覺有妳真好。

2.與丈夫私下養成溝通的默契

要與丈夫私下養成溝通的默契,其中包括當婆婆或夫家的成員在背後多有批評時,提醒妳不必急著有情緒反應,而是在沉澱思緒後,再用理性來回應,甚至用淡然處之的態度也無妨。盡量避免因為妳而與父母親或手足間造成不必要的正面衝突,良好的關係維持不易,只要一句傷感情的話就可以破壞無遺。

延伸閱讀:產檢完第一句話,只問是男是女…媽咪心都碎了 公婆重男輕女,老公這樣做升級為神隊友!

 

3.經常向婆婆虛心求救

丈夫是妳牽手要共度一生的伴侶,愛情雖偉大,但也是盲目的;丈夫從小由婆婆養育成人,雖然不一定最了解兒子真正的內心世界,但在很多生活習性方面,她絕對有資格當妳的顧問,只要妳能經常虛心求救,不但能更瞭解妳所不知道的另一半,也讓婆婆覺得妳是用心,而非貪心的掠奪者。

4.婆媳的角色定位要清楚

不管是在夫家的親朋好友面前,或是在公共場所,婆媳的角色定位要清楚,切記「禮不可廢」。不要喧賓奪主或刻意疏忽、藐視婆婆的存在,不妨把一切的榮耀都歸功給婆婆,妳將會意外地受到肯定與祝福。

 

黃越綏

著作:婆婆,是家人不是外人、婆媳牽萬情、台灣婚姻檔案、婚姻靠經營、怎樣享受滿分婚姻、黃越綏詩集、母女將山等

學歷:菲律賓大學公共行政管理(MPA)碩士

           美國哈佛大學東方民族基金會研究員

           美國心理諮商協會(ACA)會員

           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協會(AAMFT)會員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江睿毓
內容諮詢/黃越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