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0~5歲不同階段寶寶的模仿力

孩子像爸媽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不僅是五官臉型神似,連說話語氣、習慣動作或是走路樣態也可能極為相似。當爸媽指責孩子某些不良行為的當下,可能也要檢討自己,是否正是這個行為的「源頭」!
0~5歲不同階段寶寶的模仿力

 

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天生具備的才能,也是上天給予孩子最大的禮物!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新事物,模仿也是最原始的學習方法。無論是使用筷子吃飯還是拿起筆寫字,人類生活的基本社會技能,都是經由模仿而來的。

模仿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

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光光老師)指出,利用大腦之中的「鏡像神經元」細胞,讓我們在看到別人進行某些動作時,自己也能做出相同的動作,通過直接模仿學習別人動作,藉以瞭解他人的行為意義,讓彼此可以溝通,使得關係更加親密,因而逐漸地社會化。

正是因為孩子的超強模仿力,看到孩子的說話語氣、行為舉止,就能大概得知爸媽平時的樣貌。孩子對於大人的一舉一動無所不模仿,就如同是爸媽的一面鏡子。光光老師開玩笑地說,問孩子爸媽平時都怎麼罵你?孩子至少可以學得八成像。孩子就像是一塊海綿,眼睛看到什麼,就會直接完全複製模仿,不論這個行為是好還不好。

 

爸媽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指出,在小小孩階段,通常與寶寶互動時間最長的是主要照顧者──爸比媽咪,因此,很自然地寶寶就會把爸媽當作是主要的模仿對象。在寶寶尚未進入幼兒園,主要的模仿對象就是周圍的人,也就是爸比與媽咪;到了幼兒園時期,就會開始模仿老師和同學的行為。這個模仿對象會隨著孩子接觸的人物而改變,甚至有些孩子會模仿螢幕中的畫面,像是電視或平板之中看到的動作或對白。

1.5歲前建立依附關係

孩子會模仿誰,光光老師認為還要依據「依附關係」而定。孩子的依附關係在1歲半之前建立,通常是與孩子接觸最頻繁、最常擁抱的人,孩子就會依附著他,而模仿對象就是以這個人為主。

光光老師解釋,此與親密感,也就是相處品質有關。即便媽咪每天都與寶寶相處在同一空間,但媽咪很少抱起寶寶,與他互動,寶寶當然就不可能依附媽咪。曾經有一位媽咪因為孩子與她的關係不太親密而求助光光老師,於是光光老師建議媽咪每日在家進行嬰兒按摩之後,實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兩人的親子關係仍無太大改善,才知道嬰兒按摩是由他人幫忙執行,雖然媽咪每天都在家,但實際照顧孩子的人並不是媽咪,孩子當然就不會與媽咪有什麼依附關係了。

而依附感的建立與「觸感」有關,如果越常擁抱、拍撫孩子,孩子就會依附著你,共處的時間長短反而不是最主要的關鍵,而是寶寶在你身上可否得到安慰與舒服的感覺。因此,光光老師會建議在孩子2歲之前儘量是爸媽親自照顧與教養,以建立起緊密的依附關係。

年齡x模仿‧不同階段的模仿力

隨著年齡發展,不同階段的孩子可能出現哪些模仿能力呢?爸媽應該注意到哪些細節?而需要留意的細節是否需要隨著孩子的年齡一直往上加?

‧6個月之前:眼神接觸是模仿關鍵

剛出生的新生兒就會模仿大人吐舌頭或張開嘴巴的動作,不過這時候可能只是單純本能反射動作而已。真正有意義的模仿大約要到3個月大左右,此時的寶寶喜歡注視著爸媽,看著大人的臉孔和嘴巴進行模仿動作。然而,未滿1歲的寶寶,本身是個大近視眼,感覺通路尚未成熟,看不清楚太遠的距離,模仿能力因而有所限制。

在前6個月階段最重要的重點是「眼神接觸」,光光老師建議平時抱著孩子時,儘量保持眼神注視;當爸媽與寶寶四目相對,寶寶覺得有安全感,才會進而啟動模仿機轉。否則若是寶寶看著你,爸媽卻不予理會,他就會開始哭鬧,因為寶寶覺得他被拒絕了,當然也就不會有模仿的出現了。

缺乏模仿經驗,話可能會說不好

許多爸媽都會覺得小嬰兒聽也聽不懂、看也看不清楚,就讓他自己躺在嬰兒床上,因而忽略了臉型及嘴型的模仿,寶寶沒有模仿的意願與動機,可能影響之後學習說話的能力。像是有些寶寶學講話的速度較慢,可能是與模仿經驗有關,因為缺乏臉型與嘴型的模仿經驗,寶寶就不太會說話。光光老師提醒,不要以為寶寶前6個月時期什麼都不會,這6個月反而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6個月~1歲:物品與動作沒有重要連結

寶寶6個月大之後,視覺功能逐漸發展,可以看見的範圍變得較遠,對於外在環境的刺激,也越來越有興趣,而且,不像小嬰兒時期只有反射動作,拿到東西就會因反射動作而抓著不放,此時身體動作已可以打破反射,動作模仿的能力變得較好。

只是這時候對於物品的概念還不太成熟,看到爸媽拿起手搖鈴敲打,寶寶也會隨手抓起東西就敲敲打打,無論那是玩具還是電話,光光老師提醒爸媽不要強迫寶寶這個東西只能這樣、那個東西只能那樣,因為這個階段的動作模仿比物品特質來得重要。

光光老師也建議,爸比媽咪可以在引導寶寶模仿動作時,加入簡單的單詞,像是教導6、7個月大的寶寶,揮手再見時,說「bye bye」;伸手打招呼時,說「握握手」,促進語言社交的發展。

 

‧1~2歲:語言能力也是模仿來的

等到將近1歲時,孩子就會進入語言發展的階段。1歲的孩子對於動物或物體的叫聲很有興趣,能夠模仿大約4種動作的叫聲。到了1.5歲左右,孩子差不多開始學著說話。光光老師指出,語言能力也是模仿過程,必須配合聽覺區辨能力,加上嘴型動作的模仿組合。若孩子在嬰兒時期擁有許多模仿經驗,其語言發展也會更加成熟。

在語言過程之中,聲音分辨成「主體聲音」和「背景聲音」兩種:爸比媽咪直接與孩子對話,就是「主體聲音」;從音響撥放出音樂或電視節目的講話聲音,就屬於「背景聲音」。如果希望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得好,就需要有主體聲音的刺激,也就要是有人與孩子說話,孩子才會模仿。否則即便每日24小時長時間播放音樂或故事,也不太會誘發孩子模仿的動機。

物品有了特定配對用法

1歲大的寶寶在模仿動作的特質上,出現配對概念,也就是特定物品會有相對應的動作,像是孩子拿到梳子,就知道往頭上做出梳的動作;拿到電話的話筒,就知道要放在耳朵旁邊聽、嘴巴再念念有詞好像在與人對談,物品與動作之間的連結變得明顯。

大人注意言行做好榜樣

1~2歲的孩子移動能力更為成熟,除了在地上爬行之外,開始會走路,甚至爬到櫃子上,對於環境周遭的一切都十分好奇,但孩子還不能分辨事情的對錯,因此爸媽應該將危險物品收置於孩子不易取得之處,並多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語與行為,以作為孩子的模仿好榜樣。

 

‧2~3歲:模仿一連串的序列動作

2~3歲的孩子開始出現一連串的動作模仿。光光老師舉例說明,1歲孩子的模仿動作就是反覆地玩切比薩的遊戲;到了2歲,就可以將動作組合起來,像是切了比薩之後,把比薩放在盤子上,再把盤子端給別人…等進行一連串的動作和序列的動作。

在美國社會學家米德(Mead)的兒童社會化理論之中指出,2~3歲的孩子會模仿不自覺模仿他覺得重要的事情,包含模仿媽咪拿著眉筆化妝的動作、模仿爸比拿著公事包去上班…等特定的動作舉止。

不立即反應而是延緩模仿

這時候也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具有「延緩模仿」(delayed imitation)的能力,就是當孩子將日常生活發生的事件,或是對於人物的觀察儲存於記憶中,不像以往只能在當下立即模仿動作,而是在某一個環境之中,再把過去的記憶叫出來,不需要直接看著對象做出動作,這就是延緩模仿的能力。

眼前沒有對象為何孩子還是能夠模仿?根據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的解釋,本來模仿是即時照著對象做出來行為,然而,隨著身心發展,幼兒模仿範圍逐漸擴大,模仿動作「內化」(interiorization)而形成心像。

出現不當模仿不需要處罰

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可以鼓勵他,藉以強化好的行為,相反地,如果孩子出現不恰當的模仿反應,光光老師建議爸媽儘量不要使用高壓處罰方式,而是以冷處理或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以免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因為可能只是孩子在某個情境模仿了不適合的動作而已。

孩子口味也會模仿爸媽?

孩子的味覺適應在2.5歲之前會固定,小時候吃過的東西這一輩子就會記著。因此,在2歲之前,爸媽越常給予的食物,就會變成是孩子味覺的喜好,像是家裡都吃很鹹,孩子以後就會習慣吃重口味;愛吃辣的爸媽,總是提供偏辣口味的食物,孩子很自然地也會喜歡吃辣。

光光老師指出,人類是雜食性動物,有一個生理性特質是小時候媽咪提供給他吃的東西,都是安全的;長大之後,擔心有中毒的可能性就不再隨便吃東西。也因為是雜食性動物,對於食物有敏感期,若在2.5歲之前曾經嚐過的味道,之後的接受度就較高,此與模仿不一定有關係,因為不是模仿爸媽吃的味道,而是與經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