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教師節特別企劃,我是媽媽也是老師 Teacher,Mother,Hero

孩子的成長歷程中,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學校裡,「老師」是孩子學習路上重要的引導者,也是除了父母之外孩子主要的學習指標。9月,育兒特別訪問到是老師同時也是媽媽的三位教育專家,當媽媽與老師的身分重疊或交叉時,她們的覺察與建議,絕對值得參考。
教師節特別企劃,我是媽媽也是老師   Teacher,Mother,Hero

 

「老師」這個工作是否幫「媽媽」的身份加分?

專業知識背景是優勢

身為幼兒園老師的楊慧美說:「因為我對學齡前孩子的發展、引導的技巧及如何陪伴的方法,相對熟悉,因此我可以藉此專業知識的背景,並且利用這個優勢,去轉換成『媽媽』的身份來幫助自己的孩子。」

 

譬如別的媽媽可能會問:「老師,我的小孩都不吃青菜怎麼辦?」而自己是老師,楊慧美清楚的知道,孩子一定會有一段時間或他本身就是不愛吃青菜,楊慧美的方式是鼓勵孩子,讓孩子一點一點的嚐試。楊慧美認為,幼教老師的身份,幫助她在媽媽的角色上,對孩子的發展有事先的了解,而不會瞎操心地說:「我的孩子怎麼不會這個,我是不是要問一下老師、醫生?」

延伸閱讀寶貝上幼兒園前,先評估2點做5種準備,遠離「分離焦慮」!

 

幫助自己設定要成為什麼樣的媽媽

林惠雅是大學老師,親子在成長歷程中沒有在同所學校待過,所以老師、媽媽這兩個身分對孩子們來說是分開的,身為老師是「工作」,而在家裡是他們的「媽媽」。林惠雅認為,「身為老師對於當一個媽媽有很大的幫助,老師的專業幫助自己設定要成為什麼樣的媽媽,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

 

給孩子自由開放的思考空間

因為專業在教育領域,比較知道怎麼去引導孩子,李孟芬(以下簡稱李媽媽)習於用比較自由開放的方式提供孩子思考的空間。然而孩子的學校課業基本上李媽媽不會直接指導,「教自己的小孩很容易抓狂,因為會希望他更好,當孩子暫時想不通、無法理解時,會覺得怎麼這麼簡單都不會?這句話如果說出口就嚴重了…」,所以李媽媽選擇不直接參與孩子的課業,而是陪伴與瞭解小孩的能力,做為與學校或安親老師的討論元素。

 

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讓媽媽憂心的困擾與對策?

親子互動是長遠的學習

比起課業學習的問題,李媽媽在自己四個孩子身上遇到比較多的是如何面對、了解小孩的情緒,並妥善的處理。也讓原本在「親子教育」這塊蠻有信心的她,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發現仍有許多不足與要學習的地方。

 

李媽媽的老二(男生)在國小階段曾經發生一件事情,事隔一年之後兒子才跟媽媽娓娓道來當時的困擾。那個時候李媽媽很驚訝,原本自覺親子關係還不錯的她,竟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自己孩子的需要,「當下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要接納自己的缺失」,李媽媽坦白地說。「親子互動是很長遠的學習,至少孩子願意開口,他心情好的時候願意跟我聊天,心情不好時我也能觀察知道他不想開口,想自己重新整頓心境,我家四個孩子每個性格都不太一樣。」

 

不要給孩子「捷徑」

父母總是求好心切地給予孩子太多,那些大人從經驗中學習到最有效率的方式,直接塞給孩子,或用權威的方式要小孩照做。李媽媽一開始也是如此,總覺得:「你這樣做不對,我給你最快或最好的方式。」後來才發現給予孩子看似厲害、聰明的方式,反而剝奪了他在這過程中嘗試去學習的經驗,要讓孩子自己去找、去想,錯誤也是一種學習,要給他一個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不要什麼都幫他準備好,也不要馬上下評斷。

 

家長的角色就是做一定程度的支持,而不是幫他規劃,因為人生畢竟是他自己的。孩子有什麼想法時,先聆聽後跟他討論,有時候不一定支持,幫他分析他沒有想到的部分,讓他知道做一件事情有很多必要考量,再讓他自己做決定。

延伸閱讀準公共化幼兒園是什麼?幼兒托育新制一次搞懂

 

掌握教養原則,因應性格做調整

林惠雅家裡的兩個孩子,目前都已經成年,兒子和女兒,兩個人相差9歲,因為孩子不同的個性、能力,在教養上會有一些差異,但原則基本上是一樣的,像是尊重、同理、接納、支持這些原則。

 

兒子在個性上比較有自己的想法與堅持,女兒在社會規範下相對服從,林惠雅在教育兩個孩子上同樣都是用尊重、同理、接納的方式去處理,但會因為孩子不同的個性或能力,去加強他們某些部分,像是讓兒子要稍微回來一些,不要太過自我;女兒則是需要推她一把,讓她不要這麼服從社會規範,要多一點自己。因為每個小孩都有他的獨特性,所以在教養目標、方向、或者是對待的方式會不太一樣,但教養的基本原則是一致的。

教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