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你的孩子也有ㄣ不出來的苦嗎?跟著醫生克服孩子的頑固型便秘

春節連假期間,不少兒童常因專注看電視或使用3C用品,導致「連上廁所都懶得去」,小心!便便ㄣ不出來,成為寶寶心裡的苦!
你的孩子也有ㄣ不出來的苦嗎?跟著醫生克服孩子的頑固型便秘

 

剛讀小班的「小凱」,常因不敢舉手上廁所選擇憋便,老師察覺後建議就醫檢查,沒想到醫生幫他浣腸時竟沒辦法順利解便,只好用手指挖出大如桌球、硬如石頭的「糞石」,醫師建議,幼童若有排便問題,務必按時服用軟便劑,並克服心理壓力,同時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及補充足夠水分,「才能解決寶寶心裡的苦」。

 

▲台灣兒童的便秘問題,在門診十分常見。

▲台灣兒童的便秘問題,在門診十分常見。

 

兒童頑固型便秘十分常見

小凱父母親來到診間時,心情十分焦慮,透露小凱從小就有便秘的困擾,也常會因為害怕而有憋便的行為,最近剛上幼稚園小班,症狀更加明顯,但看了很多醫生,做了很多檢查都是正常,不少醫生也建議應按時服用軟便劑,但家長因為擔心軟便劑引起副作用和依賴性,因此屢屢選擇自行停藥。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這類兒童頑固型便秘在門診十分常見,絕大部份都屬於非結構異常的「功能性便秘」,也就是非先天性疾病造成,反倒與後天的飲食習慣、排便習慣以及小孩的個人特質較有關係,多半經過醫生詳細的問診和理學檢查就能診斷,不必安排過多的檢查,後續則盡量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給予小朋友足夠的心理支持,就能讓他們不再害怕排便。

醫師也提醒,春節連假期間,不少兒童常因專注看電視或使用3C用品,導致「連上廁所都懶得去」,因此家長們務必利用空檔時間,多帶孩子外出散步或跑步,即使是走路 10分 鐘等,都有助增加孩子每日運動量,降低便秘的風險,有效解決「寶寶心裡說不出的苦」。

 

這些都是便祕惹禍!

醫師陳德慶指出,一般而言,若家裡幼童每星期的排便次數小於兩次,排出糞便呈乾硬、顆粒狀,有如羊糞一般,以及有排便後有疼痛、流血等症狀,就得懷疑是便秘惹禍,最佳的治療方式就是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補充足夠水分及攝取充分膳食纖維如天然水果、蔬菜等,同時也要讓小朋友養成定時排便、不害怕排便、不能憋便的習慣。

但醫師陳德慶特別強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必須長時間訓練,無法在短時間內改善排便的問題,因此,在習慣建立以前,最重要的還是要按時服用軟便劑,尤其幼兒常用的軟便劑副作用極低,「絕對不是瀉藥」,不僅不會刺激腸胃,也不會造成依賴性,切勿因為無謂的擔心而讓小孩的便秘變得更嚴重。

 

▲適度的水分補充及攝取足量的纖維素,是改善及預防便秘基本之道。

▲適度的水分補充及攝取足量的纖維素,是改善及預防便秘基本之道。

 

改善兒童便秘,這樣做!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提醒,適度的水分補充及攝取足量的纖維素,是改善及預防便秘基本之道。

適量的水分

每天攝取基本的水量是預防便秘的基本之道。怎樣算是適量的水量呢?戴季珊醫師指出,5 公斤的寶寶每一天要喝 500c.c. 的水分(來自母奶或配方奶);寶寶若是 10 公斤,一天要喝 1,000c.c. 的水分(包含奶類);15 公斤喝 1,250c.c.;20 公斤則需要 2,000c.c. 。

爸媽不需要覺得寶寶都便秘了,應該要喝超過建議的水分攝取量。戴季珊醫師表示,水分喝得多並不會助於便秘,只要適量即可。不過,如果寶寶很容易流汗,或是常常流口水等額外的水分流失,加上嘴唇乾裂、尿量少、尿味重、顏色深,就可能要再多補充一些水分。

足夠纖維素

2 歲以下寶寶每天大約應攝取 5 克的纖維素(包含蔬菜和水果);大於 2 歲的孩子其纖維素的每日攝取量就是年紀再加上 5~10 克,也就是說如果是 3 歲孩子,每天應該攝取 8~13 克的纖維素。

通常一份青菜含有 1 克纖維素,也就是寶寶應該要吃到五份。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像是:半杯的腰豆、黑豆可有 4~7 份纖維素,連皮一起料理,就可以達到一天所需的量;一份地瓜有 4 克纖維素;一份豆薯有 3~4 克的纖維素;一份玉米或帶皮馬鈴薯有 3 克纖維素;一份豌豆、花椰菜、波菜、胡蘿蔔提供 2~3 克的纖維素。

至於水果部分,大概也是一份水果就有 1 克纖維素。蘋果、梅子、梨子、桃子、棗子、李子特別富含纖維素,有促進排便效果,若為有機栽種,最好可以不削皮,洗淨之後連皮吃下更好。飲食上除了補充足量的纖維素及適度的水分,還可補充益生菌、優格、優酪乳與養樂多,但要注意避免糖分攝取過量。

 

▲每天從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的纖維質,能有效改善孩子的便秘狀況。

▲每天從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的纖維質,能有效改善孩子的便秘狀況。

 

行為治療

此外,同時進行行為治療,飯後蹲馬桶 5~10 分鐘,培養孩子對於飯後就想排便的制約反射,不是真的要求一定要排出糞便;倘若白天沒有時間訓練,至少在晚餐飯後或睡前進行這樣的行為治療,以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有些護理方面的文獻提及,按摩有助於增加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但按摩對於便秘的效果目前尚無一致定論。不過,戴季珊醫師指出,有些寶寶會因為按摩,刺激腸蠕動而促進腸胃神經作反應,使得大腸、直腸與肛門蠕動,讓寶寶有想要排便的感覺。

爸媽可使用 2~3 根手指(食指~無名指),按壓深度約為 2~3 公分深的中等壓力,順著大腸的ㄇ字型,也就是以肚臍為中心,面對寶寶從左下角開始,每 1、2 公分就找一個點順時鐘小圈圈方式按摩 1 分鐘左右,全部加起來約為 8~10 分鐘;每天可以做 1~2 次,或是晚上一起做 10 分鐘左右。

 

▲飯後蹲馬桶5~10分鐘,培養孩子對於飯後就想排便的制約反射。

▲飯後蹲馬桶5~10分鐘,培養孩子對於飯後就想排便的制約反射。

 

【延伸閱讀】打破惡性循環,臺灣兒童便秘高峰期在學齡前!

 

整理/林宜屏

資料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