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難忘的媽媽家常菜】共食共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食育老師

爸媽是孩子最早學習的食育老師。人的一生都是從學習開始的,而孩子最早的學習對象就是父母。六歲以前孩子是透過視覺化的學習,而且面對面的學習效果比透過3C等效果要好上太多!
【難忘的媽媽家常菜】共食共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食育老師

 

還記得上次跟爸媽或者孩子一起在家裡的餐桌上好好吃頓飯,是什麼時候嗎?在東方的世界裡,媽媽常是家裡掌廚的人,而媽媽做的家常菜就成了許多孩子一生中最難忘的味道。

為什麼親子好好在家裡一起吃一頓飯這麼重要?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楊緯聖分析,從神經心理來說,大抵不脫「促發」(Priming)或者「制約」(Conditioning)。

「跟媽媽相關的任何東西,像是媽媽的味道、頭髮的髮香、媽媽頭髮長度等,或跟媽媽的活動,比如一起吃媽媽煮的料理、一起逛市場等,所有的這些東西可能就會被視為媽媽的一部分,在記憶裡面形成一個很固定的一個連結,而當我們在有意無意聞到某個味道的時候,就會讓人想到媽媽 或者是你跟媽媽一起從事的活動。譬如說如果常跟媽媽一起逛傳統市場,就可能因為這些熟悉的氣味,連結到跟媽媽的記憶。」

 

▲共食共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食育老師。

▲共食共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食育老師。

 

六歲以前重視視覺化的學習,面對面學習效果更好

人的一生都是從學習開始的,而孩子最早的學習對象就是父母。現在很多爸媽會用3C產品幫忙帶小孩,醫師楊緯聖提醒:「研究指出,六歲以前孩子是透過視覺化的學習,而且面對面的學習效果比透過3C等效果要好上太多!」

一項發表在神經影像學頂尖期刊《神經圖像》(NeuroImage)的論文,測量62位母親和他們10~14歲間孩子的腦波,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種「高速腦波掃描」(hyperscanning)的技術,同時記錄多個受試者的大腦活動,觀察媽媽和孩子面對面聊天,然後通過遠端視頻聊天時的大腦電生理活性。

結果發現當媽媽和孩子在同一個房間時面對面互動時,他們之間可以測量到九個關鍵的「交叉腦部聯結」(cross brain links),但如果是在遠端視訊互動時,只有觀察到一個連結。

這篇論文進一步解釋:在遠端視訊互動消失了原本面對面溝通時豐富的大腦連結,是先前在許多理論中被認為是傳達非語言社交訊息和情感狀態的部分。也就是說,視訊互動會更難掌握許多非語言的溝通訊息,像是:眼神交流和臉部表情,這些都是我們平常用來了解另一個人感受的重要線索。因此視訊互動可能會減少同理心和其他在現實生活中自然產生的情感交流。

 

▲親子共餐,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搭配營養均衡的飲食。

▲親子共餐,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搭配營養均衡的飲食。

 

共食共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食育老師

為什麼親子共食共餐這麼重要呢?醫師楊緯聖表示,在有大人留意且一起共食的狀況下,其實對小朋友的一些心理還蠻有幫忙的!第一,營養的攝取。因為大人可以留意小孩吃的東西,為小孩提供一些營養的食物。因為大人在,所以相對就會去做選擇更有營養的食物,然後小孩對於大人選的食物的這個部分的嘗試度也會很高。

因為爸媽會留意提供食物,然後控制小孩吃的量,這對於小孩能否攝取適當的營養很重要!因為爸媽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因為小孩子會看著爸媽在吃什麼,這飲食習慣其實小朋友會帶著走一輩子的,長期來看他就會對於個體的食慾、食物是否多元、吃的量是多少等,這些飲食習慣其實都會有影響的。因為攝取足夠且適當的營養,對孩子的認知發展跟體態的發展或體能的發展,其實都是有好處的,也能有效降低兒童肥胖的機率。

第二,爸媽在餐桌上展現他們如果吃東西跟食用食物、如何使用這些器具。六歲以前,孩子的學習都是需要用視覺化的,就是需要真的體會、真的親眼看到,他才有辦法真的吸收進去的!沒有辦法用講的個理論,讓孩子吸收、理解。所以,在餐桌共食共餐這樣直接的觀察之下,其實對小孩學習食物的吃法、餐共食共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食育老師。

 

飲食,是一方風水一方人,家的味道也是!

再者,廣義一點的說,「飲食」其實是一個文化跟長期時代、生活背景積累的縮影,所以其實跟著爸爸媽媽這樣吃的時候,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一些上一代的生活智慧。

醫師楊緯聖從比較人文的方式來看,就是所謂的「一方風水,一方人」。所以,光從台灣菜就可以很明顯知道北部的跟南部的口味就不同,像大家常笑台南人都是吃糖長大的!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在這個文化裡面每個家都有形塑出本身的樣貌,形成自己家專屬的滋味。所以,濃縮來看,其實也可以說,「媽媽味」其實也是一種一方風土或是文化的傳承。

「因為媽媽從她文化保存下來,然後培育了這個新的家,不管是就教養還是什麼,她就會將自己所學到的,帶入自己新的家,中間會經過一些轉折,也許不一定會跟上一代家一樣,但多少一定會帶有她自己的樣子。

以飲食來說,如果父母有意識地在實踐他們從上一個家學到的飲食文化,或者像更多常民是在無意識中每天在實踐他們『家』這個文化,這就是文化所謂的『保存』跟『傳承』。」一道媽媽料理的味道,也代表著那個家庭自己的一個印記。

 

▲飲食,是一方風水一方人,家的味道也是!

▲飲食,是一方風水一方人,家的味道也是!

 

【延伸閱讀】【難忘的媽媽家常菜】你今天好好吃飯了嗎?選食力、生活自理能力,一輩子受用

 

再忙,也要跟孩子吃頓飯!

現代人真的很忙,不見得有空下廚煮飯,更別說身為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的媽媽們了!但醫師楊緯聖建議爸媽們,最好還是要維持跟孩子偶爾共食共餐的習慣!

「其實所有的心理研究目前強調的是:共餐共食!而不一定是煮飯這件事情。共食共餐的好處是父母可以在現場控管食物,比如買自助餐,那可以選多一點蔬菜 或者是魚類多一點,減少肥肉的攝取,達成營養均衡的目的。不要讓孩子完全全外食,因為畢竟外食,很難去控制孩子選擇吃什麼。

撇開健康方面,從心理來說,親子共食共餐這件事,對學齡前孩子來說,因為孩子面臨著學習如何去取用食物的過程,像光是捏碎碗食物吃、抓握食物塞進嘴巴,就是很基礎的手眼協調發展訓練!再大一點的話就,可以觀察孩子使用筷子、叉子或者湯匙之類的餐具有沒有困擾?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爸媽可以在小孩用餐過程中看到他們有學會什麼?沒有學會什麼?有沒有需要協助什麼?協助是指工具性的協助,或者是孩子能力已經快到,只差一個方法性的協助而已。

 

▲吃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對孩子而言是最大動機!

▲吃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對孩子而言是最大動機!

 

吃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對孩子而言是最大動機!

而共食中,研究報告中有發現,如果讓孩子自己去抓、去摸或者去感受那食物的樣子,可以培養孩子跟食物的關係。

醫師楊緯聖分享:「像我家兒子三歲多就會開始啃雞腿了,這就是培養他跟食物的關係。吃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因為關乎生存下去與否,所以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動機!動機一大,孩子就容易想辦法去克服困難,比如:為了要弄掉骨頭,或把它撕成小塊好入口,孩子就會想辦法用牙齒、用指尖等去處理這些事情,因為想吃到的動機很大,所以無形中就會驅使他去克服、去做到。

但,爸媽要先面對、接受可能桌面會被食物弄亂的局面,畢竟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所以,其實也不太建議爸媽因為怕亂或髒,就會把孩子的食物都剪得太碎,如果可以還是盡量保持食物的原型,讓孩子可以好好培養、熟悉食物。爸媽需要監督的,是孩子有沒有吃到太大口?有沒有噎到?

 

人在餐桌上心也要在餐桌上

「共餐」的重點有三個:一,就是人要在心也要在。二,讓孩子自己決定吃的量。三,吃飯時好好聊天。

親子共餐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人在餐桌上心也要在餐桌上!跟孩子共餐食,爸媽要時刻觀察孩子吃了什麼?餐具拿得順部順手?而不是孩子他吃他的,我玩我的手機,這樣就失去共餐的意義。

而有一種餓,叫做「爸媽覺得你餓」。往往都是爸媽覺得孩子得吃多少飯、多少菜、喝多少湯,但其實爸媽應該把這個決定權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吃的量!為什麼自己決定這些很重要?因為你得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什麼叫餓?什麼叫飽?而不是像我們前一代的阿嬤會不管你飽不飽就一直餵你,讓孩子自己去判斷飽或不飽這件事情,就決定就會增加他的自我效能,而且對於飽足感這件事情感知會更敏銳。

最後,親子共餐時,在餐桌上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好好地一起聊天談話,分享彼此一天或是最近的喜怒哀樂,這種紮實的情感交流,才是親子共餐最重要的目的。

 

▲六歲以前重視視覺化的學習,面對面學習效果更好。

▲六歲以前重視視覺化的學習,面對面學習效果更好。

 

更多內容可見《嬰兒與母親》NO.571五月號

 

企劃/林宜屏 

採訪撰文/林宜屏 

諮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楊緯聖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